医疗器械创新与投资
7月18日,第四届(2021)医疗器械创新网(www.innomd.org)微创类复赛、决赛经历激烈的比拼后圆满落幕,主办方为助推此类初创项目的发展,举办了医疗器械创新与投资论坛。现场吸引了多位参赛项目代表、初创企业代表、投融资机构、法律咨询服务人员等业内人士共同参与。目前国家对于创新医疗器械出台了多项鼓励政策,但众多初创医疗企业对于产品的融资及发展仍存很多疑问,现场多位专家针对这一困局分享了他们宝贵的行业经验。

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姜峰先生致欢迎辞并分享了他对于当前国内及海外医疗器械投融资领域的见解。他表示,医疗器械领域需要大胆践行创新模式,在合理合规前提下大胆尝试,但是方式方法同样重要,不要局限于现有产品的研发,要释放创新思维不断挖掘创新需求点,同时也可以积极尝试寻求海外市场机遇。

随后,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坚先生分析了目前医疗器械领域融资的一些规律及重点方向。

当前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项目的技术要求有哪些,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顾汉卿教授就绿色通道项目的审批特点发表了讲话。顾教授指出目前国家对于创新医疗器械审批高度重视,他分享了目前的审批进程并列出了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的特点,他特别强调,申报的创新医疗器械是指具体的产品而不是技术,但产品创新离不开技术创新。

毅达资本的薛轶总监向大家分享了他对于医疗器械投资逻辑的几点思考,他总结了目前全球医疗器械企业营收及医疗器械细分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据统计分析,目前IVD诊断、医疗影像及耗材、微创外科相关仪器、介入器材、耗材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赛道。

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的知识产权业务线秘书长杨旭律师从法律角度出发,分享了医生在申请专利方面的一些关键点,例如什么情况下不能申请专利,什么类型项目可以申请以及申请流程等。


现场专家的演讲获得了观众的一致掌声,多位企业代表表示,此次论坛专家们分享的专业知识让人受益匪浅,对于项目投融资及审核流程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理解。与此同时,为了实现医工企结合,实现“技术”、“创新”、“实用”的协同,创造更多紧贴需求的创新性产品。桐庐微创小镇同期举办了首届中国微创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峰会&中国微创医疗器械创新与服务展一系列活动,该活动以“峰会+论坛+赛事+展会”多元集成模式共话微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有多个行业相关机构,上百家医疗器械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几十个微创医疗器械优秀创新项目,上千名专家、医生、经销商、代理商汇聚“中国微创外科器械小镇”桐庐,共同参与见证微创医疗器械领域的产业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