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拍价仅656元!杭州一械企破产、拍卖商标!
2025年02月15日 17:41

近日,阿里资产拍卖信息显示,杭州领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一组商标,起拍价 656元。自2024年11月底开启拍卖,起初拍卖价2000元,但多轮拍卖无人问津,兜兜转转至今,起拍价已降低至656元。

 



官司缠身,没能成功“站起来”


据悉,杭州领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主要业务包括检验检测服务、医疗服务、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等。POCT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领域,该公司一度炙手可热。

企查查数据显示,自2024年起,杭州领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便陆续陷入官司纠纷之中。在2023年,公司就因相关问题被列入限制高消费名单,到了2024年,更是雪上加霜,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重重困境之下,公司最终走向了申请破产清算这一步。


这一企业的倒下,似乎也成了近两年IVD企业的“缩影”,艰难求索又令人唏嘘。

POCT产品涵盖了血糖、血气、电解质、传染病、心脏标志物等多个检测项目,广泛应用于医院急诊、ICU、基层医疗、家庭健康监测以及公共卫生应急等场景。


竞争激烈,新入局者何以“突围”


而POCT领域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入,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全球范围内,头部玩家以海外IVD巨头为主,如罗氏、强生、雅培等,它们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广泛的品牌影响力和完善的全球销售网络,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在中国,市场格局呈现外资巨头与国产企业共同竞争的态势,外资企业如罗氏、强生、雅培等占据了约50%的市场份额,国产企业如三诺生物、万孚生物、基蛋生物等也在不断崛起,逐渐扩大市场份额。

此外POCT市场还存在集中度低,中小企业众多,导致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情形。在新冠抗原检测市场,疫情初期大量企业涌入,产品品牌众多,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纷纷降价,价格战严重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使企业无力投入足够资金进行研发创新。

同时,市场份额分布不均衡,行业前十大企业市场占有率合计不足50%,中小企业在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差异化较小。这种竞争乱象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研发投入和人才吸引与留存,许多中小企业因利润微薄难以承担高昂研发费用,导致产品技术更新缓慢,长期处于低水平竞争状态。

对于没有强有力核心技术企业的新进入者突围可谓面临巨大压力,原因有多重。

首先,POCT领域技术更新快,如果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产品容易被市场淘汰。其次,时势造英雄,在疫情期间POCT需求爆发,但随着疫情结束,国家对医疗器械的监管日益严格,企业可能因未能通过相关认证或质量不达标而被淘汰。

此外,医疗器械企业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那么对于小企业来说,该如何破圈突围?

01

聚焦差异化产品


面对如此多巨头的围剿,聚焦差异化产品开发具有特色的 POCT 产品,如针对特定疾病的检测试剂、满足特殊人群需求的产品等,避免与大企业在主流市场的正面竞争,或许是当前小企业突围方式之一。

02

加强技术合作


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借助外部科研力量提升自身研发能力,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也可以与其他企业开展技术互补型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或拓展市场。

03

优化成本控制


在生产环节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合理采购原材料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在运营管理方面,精简组织架构,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04

拓展销售渠道


除了传统的医院渠道,积极开拓基层医疗市场、第三方检测机构、家庭消费市场等。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销售,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扩大产品销售范围。

未来,新兴应用场景的拓展、技术创新突破以及全球市场的巨大潜力为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当前POCT领域正朝着小型化、便携化与集成先进AI技术,应用物联的方向发展,更高效更精准,差异化竞争及国际市场的积极探寻或许能让企业在巨大竞争压力面前寻到新的机遇。






▲文章来源:医疗器械创新网     
▲转载请标注以上来源


参考文章:IVD从业者--杭州POCT公司破产!商标被拍卖,656元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图片

往/期/回/顾


超6亿,百年光学巨头再加码中国!


18.2亿元收购!2025疼痛市场要 “变天”?


中纪委发文,2025医药反腐升级

图片
图片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