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械企业收购:30亿!血管介入械企完成收购
来源: 思宇MedTech ;编辑:刘昕怡
2023年11月21日 10:46
2023年11月15日,专注于开发治疗慢性静脉疾病产品的Inari Medical(纳斯达克股票代码:NARI)宣布完成收购LimFlow,一家为终末期慢性肢体缺血患者开发外周血管内技术的公司。
2023年11月2日,Inari Medical宣布达成最终协议,将以高达4.15亿美元(约29.93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LimFlow。Inari Medical计划在交易完成时先支付总额为2.5亿美元的现金,收购完成后,如果LimFlow的销售业绩良好,达到了某些标准,Inari Medical还将在2025年至2027年之间分期支付额外的现金,金额高达1.65亿美元。此外,该公司还表示收购交易的首付现金出自公司现有的现金流。
在此次收购之前,2023年9月11日,LimFlow用于治疗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LTI)的LimFlow™ System获批FDA,用于帮助那些没有其他合适的血管内治疗方法或外科手术治疗方法选择,而且面临大面积截肢的患者。
Inari的首席执行官Drew Hykes表示:“收购LimFlow能够让我们整合LimFlow™ System这项技术,为CLTI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同时也能让我们公司的产品实现差异化增长。”
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LTI)是最严重的外周动脉疾病(PAD)形式,经常发生在患有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胆固醇和/或高血压的患者身上。患有CLTI的患者经常经历严重的慢性疼痛,并出现导致严重截肢的伤口或感染,而且与死亡率增加和生活质量下降密切相关。为了缓解CLTI的症状,目前患者主要接受血管成形术或开放性搭桥手术治疗。然而,对于许多晚期患者,由于目标动脉存在广泛的疾病或其他解剖学限制,这两种选择都不可行。随着LimFlow™ System新疗法出现,有望改变这种局面,使CLTI患者避免截肢。
LimFlow™系统用于执行微创手术,是首个并且目前唯一获得FDA批准用于静脉经导管动脉化(TADV)技术的设备,此前曾获得FDA的突破性设备称号。此外,LimFlow™系统还获得了欧洲的CE认证。
该系统旨在通过连接小腿的动脉与脚附近的静脉,将血液和氧气输送到足部缺血缺氧的组织中。这样组织中大量的氧气可以立即缓解疼痛,并促进多数患者的慢性伤口愈合。这对于那些可能需要截肢,但不适合接受外科搭桥手术的患者来说,提供了一种替代的治疗选择。
LimFlow™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腔内超声导管(动脉、静脉)套件及超声监控系统;静脉瓣膜刀;配套自膨式覆膜支架(包括锥形覆膜支架和直型覆膜支架),支架由由金属(氮化镍)制成,覆盖的薄膜材料为聚合物。
插入导管:医生通过患者的下肢血管插入动脉导管和静脉导管,直到两者相邻。
创建开口:一旦两个导管相邻,医生使用动脉导管上的针头在动脉和相邻的静脉之间创建一个开口。
插入导丝和扩张球囊:在动脉和相邻的静脉之间插入导丝,然后使用这个导丝插入扩张球囊。接着医生给球囊充气,扩大针头留下的开口。
使用瓣刀去除静脉瓣膜:使用瓣刀去除静脉内的瓣膜,这是所有静脉固有的结构,必须切除,好让血流流向脚部。
插入支架:将安装在输送导管上的支架插入血管,让支架通过开口。有时可能需要添加额外的支架,以创建从动脉到静脉的通道。支架的存在让血液从动脉流入静脉,从而恢复到脚部的血流。
Inari Medical于2011年创建于美国,是一家专注于开发治疗慢性静脉疾病患者产品的医疗器械公司。公司的产品包括FlowTriever® System(用于清理血栓)、ClotTriever® System(全面治疗顽固血栓)、Protrieve™ Sheath(简化复杂血栓切除术)、InThrill™ System(专为不使用溶栓药物的小型静脉血栓切除而设计)、RevCore™ Thrombectomy Catheter(首个机械去除支架内急性或慢性血栓的装置)、FlowStasis™(用于经皮静脉介入治疗后快速止血)以及FlowSaver™ Blood Return System(血液回流系统)。
该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营收为1.264亿美元,与2022年第三季度的9620万美元相比增长 31.4%。第三季度净收入为320万美元,去年同期公司净亏损1020万美元,公司的经济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第三季度末公司手头拥有的现金和投资总额为3.513亿美元。
LimFlow SA是一家总部位于法国的医疗技术公司,专注于开发和推广用于治疗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LTI)的创新技术。公司的核心产品是一种名为“LimFlow™ System”的介入性器械。
LimFlow SA致力于通过临床研究和合作伙伴关系,推动LimFlow™ System的发展和应用。公司与全球范围内的医疗机构合作,进行临床试验,以评估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公司还与其他医疗器械公司合作,共同推动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领域的创新。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