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曾在答复函中表示,根据规定,目前各省(区、市)对眼镜、义齿、义眼等器具均不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下一步,将逐步完善医用耗材管理,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耗材和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种植牙纳入医保,效果如何?
近期,宁波市医保局发布《关于调整部分医保待遇和就医管理办法的通知》。内容指出,要规范历年个账资金支付范围,其中,种植牙支付规定按照《聚焦医保支付改革助推共同富裕实施医保种植牙项目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书》)协议条款执行,历年个账资金支付范围限《协议书》品牌目录范围内种植体及其规定的医保支付标准。
该政策将于明日(3月1日)起执行。
去年8月,宁波市医保局下发《关于进一步明确医保历年账户支付种植牙项目的方案(征求意见稿)》,计划试行医疗机构“种植牙项目支付方式调整”工作。
目前,上述工作已有新进展。
据象山县人民政府消息,1月11日,医保种植牙项目在全宁波市大范围试行,该县有23家定点医疗机构主动签约参与。
此次,参与医保种植牙的医疗机构对目录内的品牌种植牙实行整体打包收费,即按照医疗机构等级区分二级及以下、三乙、三甲3个档次,国产品牌3000元、3200元、3400元,进口品牌3500元、3700元、3900元。签约医疗机构统一按照上述标准收费。
同时,为规范医保支付范围,目录外品牌种植牙将不纳入医保历年账户支付范围。
慈溪市人民政府此前表示,慈溪市医保局率先推动平价“种植牙”项目顺利落地,使“种植牙”均价从8500元/颗左右降至3500元/颗左右,降价60%。
去年下半年,四川省正式推进种植牙集采工作。有业内人士担心,种植牙业务在民营医院开展较多,集采中民营医院如果不参与,采购量可能比较难带起来,议价空间受限。
不过,根据慈溪市披露信息,截至去年12月底,该市已有5家民营医疗机构落实平价“种植牙”项目,首批采购种植体330颗,可为患者减少支出165万元。
据了解,慈溪市医保局此前曾收集医疗机构对于该“种植牙”项目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对其中不愿实施的医疗机构上门讲解政策,答疑解惑,消除顾虑。对全市25家已开展“种植牙”项目的民营医疗机构进行试点工作讲解,并落实试点申请。最终,全市开展种植牙项目的定点民营医疗机构均加入签约。
慈溪市医保局还积极联系了种植体供应企业,主动化解医疗机构在自主采购中选择使用目录内产品开展“种植牙”项目面临的“种植牙”种植工具投放、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问题,加速供货合同的签订。
近期,种植牙集采工作正在推进中,2月1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指出,种植牙集采方面,去年由四川组织省际联盟,研究种植牙体集采规程,现在方案基本成熟,也广泛听取了临床、企业和各地意见,今年上半年力求能够推出一个地方集采的联盟改革,是在国家主导下一种布局,在牙科种植体探索的一种集采方式。
两会声音 :价格畸高,采购模式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