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又一创新企业赴港IPO,高瓴为最大机构投资方
来源: Eshare医械汇 2021年12月27日 16:22

据港交所12月21日消息,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表,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曾于今年6月21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过招股文件。

健世科技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11月的医疗器械公司,致力于开发用于治疗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产品。

自成立起,经过多轮融资,已获得高瓴、春华资本、辰德资本、比邻星创投、国寿大健康基金、人保资本、金浦投资、Cormorant、中金浦成、华夏基金、天际资本、农银国际等多家知名机构的支持。IPO前,高瓴持有健世科技9.87%的股份,为最大机构投资方。

研发保持领先,但核心产品未上市盈利难

资金加持,健世科技在产品研发上不断加速,目前已开发出三尖瓣疾病、主动脉瓣疾病、二尖瓣疾病和心力衰竭等针对不同类型结构性心脏病的一系列治疗解决方案


深耕“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又一创新企业赴港IPO,高瓴为最大机构投资方
治疗三尖瓣疾病的在研产品

核心产品LuX-Valve是自主开发的第一代经导管三尖瓣置换(经导管三尖瓣置换)系统,专为重度三尖瓣返流及高手术风险患者而设计。截至最后可行日期(2021年12月15日),全世界尚无商业化经导管三尖瓣置换产品。LuX-Valve预期于2023上半年取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将成为世界上首批商业化经导管三尖瓣置换产品之一,以及中国首款商业化经导管三尖瓣置换产品。

治疗主动脉瓣疾病的在研产品

另一款核心产品Ken-Valve为治疗重度主动脉瓣返流(或合并主动脉瓣狭窄)而设计,其预期应对的患者群体需求,远远大于适应症仅为主动脉瓣狭窄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系统。

治疗二尖瓣疾病的在研产品

JensClip为自主研发的易于使用的经导管二尖瓣修复夹持系统,具备先进的锁定机制,将于2022年第一季度进入可行性临床试验。此外,另一款经导管二尖瓣修复系统MitraPatch将于2022年第二季度进入可行性临床试验。目前也在开发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系统AnchorValve,进一步完善二尖瓣产品系列。

治疗心力衰竭的在研产品

2020年9月收购宁波迪创,以扩大心衰治疗业务部门。目前正自主开发房间隔造孔支架及输送系统MicroFlux,预计将于2022年第一季度为该在研产品开展可行性临床试验。此外,健世科技正开发心肌填充水凝胶在研产品及其注入器械AlginSys及EndoInjex,其可提升心脏肌肉的收缩性。

由于两款核心产品预计将于2023年和2024年才能实现商业化,健世科技短期盈利难。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三季度,健世科技实现收益分别为180.7万元、307万元和986万元,同期亏损额分别为-2787万元、-3亿元、-4.21亿元。招股书也提到,自成立以来一直产生重大经营亏损,并预计在可见未来继续产生经营亏损。

抢占心尖上的生意,国产开启加速度

基于人口老龄化这一推动因素,结构性心脏病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不断攀升。而瓣膜性心脏病则是最常见的结构性心脏病。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0年全球约2.17亿名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其中约3690万名患者在中国。随着市场不断扩大,预计2030年中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595亿元人民币。

从全球心脏瓣薄膜市场来看,行业巨头爱德华和美敦力都看好这一市场,并已展开了产品研发和商业化推进。巨头的频频布局也让国内市场将视线投向了这一赛道,诞生了超过20家公司,市场热闹非凡。以健世科技核心产品所在的主动脉瓣和三尖瓣领域为例:

在主动脉瓣领域,目前全球有24款获批准商业化的主要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产品,中国有八款获批准商业化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产品,包括启明医疗的VenusA-Valve及VenusA-Plus、苏州杰成的J-Valve、微创心通医疗的VitaFlow及VitaFlow Liberty、沛嘉医疗的TaurusOne及TaurusElite及爱德华生命科学的SAPIEN3,其中仅J-Valve将主动脉瓣返流(“主动脉瓣返 流”)纳入适应症。健世科技的Ken-Valve预期于2024年上半年取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有望成为中国第二款及全球第三款获准商业化且适用于主动脉瓣返流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产品。

在三尖瓣领域,全球已有三款经导管三尖瓣修复产品获批准,爱德华生命科学旗下Cardioband于2018年获得CE认证,同公司旗下的Pascal于2020年获得CE认证,美国雅培旗下TriClip于2020年获得CE认证。健世科技的LuX-Valve将成为世界上首批商业化经导管三尖瓣置换产品之一,以及中国首款商业化经导管三尖瓣置换产品。另外爱德华生命科学旗下的EVOQUE也已进入确定性临床实验阶段,首次发布日距健世科技仅落后一个月左右。

人工心脏瓣膜属于高精尖行业,看上去极其袖珍的医疗器械,其中涉及的材料、力学、生物学等高精尖技术难度非常高,能否保持全球领先的研发对于械企至关重要。凭借着自主创新,国产企业逐渐拥有了突围同质化瓶颈的砝码。相信未来在瓣膜庞大的市场中,来自中国的创新力量能够赢得一席之地。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