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带来的影响延续至今,但形势正在悄然转变。比起短期红利,医疗器械企业更注重找到中长期市场出路。
新的秩序正在建立,医疗器械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政策格局、营销环境、消费者结构、传播形态等,全部发生了变化。对于中低值耗材领域,原材料价格波动、竞争加剧、市场供需变化等都是企业面临的风险;在高值耗材领域,国家和地方集采不断扩围,如何能占据更多市场份额以及从容跳出集采包围圈是摆在企业眼前的问题。
今日(7月27日),蓝帆医疗发布《关于拟对外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
《公告》称蓝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于 2021 年 7 月 26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拟对外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的议案》,同意公司以自有资金 5 亿元人民币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蓝帆医疗(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蓝帆”),主要承载全球创新研发总部基地、投资孵化平台、高端医疗器械生产、全球商业总部的建设。
《公告》显示,上海蓝帆的经营范围为:许可项目;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一般项目:从事医疗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市场营销策划,企业管理,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
据悉,上海蓝帆将作为蓝帆医疗全球商业总部的建设平台,在上海进行拿地、规划和建设工作,在三至四年内,建立起公司具有国际化水准的全球商业总部。
此前,蓝帆医疗通过柏盛国际、NVT 已在瑞士、德国、新加坡、美国等地搭建起了国际化的制造基地、研发中心、以及全球市场和渠道。
对于此次成立新公司的风险,《公告》表示可能存在一定的经营管理风险。全资子公司成立后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宏观经济、市场变化、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另外,标的公司未来计划开展心脑血管、微创外科和其他研发驱动型的高值医疗器械的各项业务。由于高值医疗器械研发工作具有技术含量高、研发难度大、研发周期长等特点,将可能存在一定的研发失败风险。
由于海外疫情仍在蔓延,疫情带来的短期红利对部分医疗器械企业业绩仍有很大影响。
蓝帆医疗2020年年报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6,942.51万元,同比增长126.42%;实现营业利润203,847.91万元,同比增长258.72%;
7月15日,蓝帆医疗披露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亿元至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1.09%至463.28%。
无论是2020年报还是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告,业绩大涨主要原因仍然集中防护领域,即健康防护手套的生产和销售。
年报表示,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全球各国对医疗及防护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公司医疗及防护系列产品包括各类医疗及防护手套、口罩等需求订单均大幅增加,销售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因而对公司业绩产生显著而积极的影响。
但由于疫情带来的市场供需变化以及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等因素,低值耗材领域正面临着很多不确定风险。同样是主营产品为医用手套、医用口罩的英科医疗,在去年年报中也提到了正在面临等行业风险。
英科医疗在2020年报中表示,可能存在短期市场供过于求的可能性,如果因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产品售价下跌可能使得公司毛利率下降,对公司业绩出现不利影响。
另外,当原料价格波动时,公司通常会通过调整产品售价等措施来规避风险,但若出现原材料价格出现较大甚至剧烈波动、公司不能及时向下游转嫁成本,则公司可能面临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的风险。
为应对这些风险,但从2018年开始,蓝帆医疗将更多注意力转向了高值医用耗材,开启“低值耗材+高值耗材”之路。
早在2018年,蓝帆医疗就完成了对柏盛国际的并购,从而转型进入高值医疗器械领域。柏盛国际是心脏介入器械跨国公司,冠脉支架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四,排名仅次于雅培、波士顿科学和美敦力。在中国排名在前三。产品线包括了药物涂层支架(DCS)、药物洗脱支架(DES)、裸金属支架和球囊及球囊导管等心脏介入手术相关器械产品。
此次蓝帆医疗在上海成立新公司,目的也是在研发和技术上加大投入以拓宽护城河,加强风险对冲。总之,疫情和集采双杀下,医疗器械企业都在寻找解决中长期市场需求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