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飞利浦专注于这一AI领域
来源: 器械之家 2021年07月22日 10:30


如何快速的诊断和治疗中风患者,是当今医学界的一大难题,因为治疗每延迟1小时,大脑就会老化3.6年!同时还伴随着极高的死亡和残疾风险。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DTN(从入院到治疗)目标时间为30分钟或更短,并且对于大血管闭塞患者,快速升级至血管介入治疗。

这一流程还能更快吗? 

飞利浦开创了一种新流程,绕过卒中中心的诊断性CT或MR扫描,直接将患者送进血管显影系统中,实现对中风患者的快速分诊,减少患者的移动,加快对早期窗口患者(中风发作后不到 6 小时)的中风治疗。这套流程被称为--Direct to Angio Suite (DTAS)。而这套流程到底有多快?近日启动的一项大型实验WE-TRUST或许将告诉你答案! 

WE-TRUST全球大型卒中研究已启动 

2021年7月7日飞利浦宣布首位患者参加WE-TRUST全球多中心卒中研究。同日飞利浦宣布与NICO.LAB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该公司开发的“StrokeViewer”AI中风分类和管理解决方案纳入到DTAS中,进一步加强中风护理途中的信息交互。

图片

WE-TRUST是第一个全面评估DTAS流程的全球多中心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将在美国、巴西、阿根廷、荷兰、法国、德国、西班牙和土耳其招募 560 多名患者,在 15 个卒中中心比较 DTAS(直接在血管显影系统中诊疗)与传统工作流程(先在CT 或 MRI 中诊断再在血管显影系统中治疗)对中风患者愈后的影响,该试验预计将于2023年完成。 

飞利浦影像引导治疗首席医疗官Atul Gupta博士说“WE-TRUST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建立在飞利浦在图像引导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我们强大的全球临床合作伙伴网上。它增加了我们进一步优化中风工作流程、消除快速、果断治疗的障碍并改善中风结果的坚定承诺。”  

DTAS到底做了哪些优化?下面来为大家展开介绍。 

脑卒中日益严峻,影像诊断分秒必争 

在全球范围内,四分之一的 25 岁以上成年人会在其一生中遭受脑卒中。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未经治疗的大脑中动脉卒中会导致每分钟丢失1-9百万个神经元,这意味着每延迟1分钟则少活1-8天健康的生活。 

调查显示,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7)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脑卒中人数为1242万且年增长速率达8.7%。近二十年的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脑卒中年死亡人数逾200万,死亡/残疾率33.4%-44.6%。 

影像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它所提供的病情变化信息对于精准诊断、调整制定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估都尤为重要。如果影像检查时间足够长,我们就可能得到更多的影像信息,但患者卒中发作尤其是急性卒中患者,影像检查时间一般只有10-15分钟。目前,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指南倡导从急诊就诊到开始溶栓应争取在60分钟内完成。

图片

目前传统的中风诊治流程包含CT平扫、CT/MR进一步检查、诊断、治疗几个阶段,影像检查占据了很多的宝贵时间,患者还需在检查室、手术室中进行转移。

飞利浦SmartCT,助力实现快速分诊 

在DTAS中使用了锥形束CT (CBCT)对患者进行分类确诊,随后直接在血管造影系统中展开治疗。

图片

锥形束 CT (CBCT)是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的一种变体,特别用于牙科和四肢成像,它与传统CT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使用锥形X射线束和二维探测器,而不是扇形X射线束和一维探测器,它能减少检查时间,减少患者的运动伪影,提高X射线管的效率。此次用到锥形束CT软件--飞利浦SmartCT应用软件于2021年4月6日获得 FDA 510(k) 许可,它包括用于血管造影、神经病学、软组织成像和导丝/导管导航的软件应用程序搭载在飞利浦图像引导治疗系统 Azurion 中。 

如果说飞利浦SmartCT完成了分类和确诊的无缝衔接,那么Azurion治疗系统则是实现了治疗团队的无缝对接。

Azurion,强大紧凑的系统


飞利浦Azurion 7 B20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是领先的介入手术系统,含一个20英寸和一个15英寸的平板探测器。贴合的FD20/15探测器设计能将15英寸探测器放置在靠近患者头部的位置,从而获得高质量图像。该系列还包括智能放射剂量控制。它X线成像技术可为各种临床手术提供清晰成像,在低X线剂量水平下为各种体型的患者提供良好的可视性。

该系统专门设计用于节省干预期的时间。在检查和控制室的实时图像上可以看到一个大鼠标指针,达成清晰的双向通信,这消除了临床医生离开无菌区域并进入相邻控制室的需要,帮助所有团队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医疗团队可以在控制室和检查室进行所有诊疗活动,而不会互相干扰。因此,在进行透视/曝光操作期间,控制室内的工作人员还可以查看患者先前的影像、准备下一个检查或完成对另一位患者的检查报告。

StrokeViewer软件,进一步优化了诊疗流程

图片

中风护理公司NICO.LAB成立于2015年,拆分自阿姆斯特丹大学医疗中心,是一个由研究人员、开发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医学专家组成的国际团队。它所开发的StrokeViewer软件使用AI分析CT扫描数据,并自动检测大血管闭塞 (LVO)及其位置,并与中风中心(普通放射科医师和神经科医师)和干预中心(中风神经科医师、介入神经科医师和放射科医师)的医生共享此分析结果,减少沟通成本,让医生随时随地及时的看到患者的影像信息,提前做出预判。

专注系统优化,惠及更多患者 

系统性的优化中风诊疗流程具有很大的价值。 

2018年飞利浦就和长海医院通过联合创新,共同开发了急性卒中DTN(入院到溶栓)时间分析系统和急性卒中专病数据库,并进一步运用云平台技术,将其建设成了支持科研和管理的多中心云平台的急性卒中专病数据平台。打造覆盖上海市东北部的"60分钟脑卒中黄金救治圈。

“2021年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十一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期间,飞利浦与北京脑血管病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中国脑血管病专科联盟正式签订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卒中防治适宜技术的培训与推广、推动临床科研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通过构建无缝互联的临床路径,为脑卒中防治工作提供卒中信息化支撑,让科技惠及更多卒中患者。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