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有个好“爸爸”!
来源: 瞪羚社 作者: Kris小瞪羚 2021年03月24日 11:33

华大基因,有个好“爸爸”!

2月份我们关注到上市公司华大基因落地了总金额20亿的定增,高瓴资本旗下的二级私募的天津礼仁投资,以每股价格145元获配了347万股(股份价值约5.03亿元),加上礼仁此前持有的75万股,合计持股421.9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2%,成为华大基因第七大股东。


图片



在公布定增消息后,华大基因股价一度攀升至165元/股,但随后一路下探,截至今日午盘收盘,华大基因报收116.32元/股。透视天津礼仁的持仓成本,这笔定增买入的股份已浮亏近1亿元,亏损幅度接近20%。

图片


其实,2017-2019年间,华大基因在营收增速上已经放缓,盈利能力也是节节下滑,直接在公司股价上的体现是:上市后2017年底股价最高达259元,而2019年底股价只有70元不到。
那么高瓴资本到底看中了华大基因的哪些特质?
不得不说,华大基因是一家很有争议的公司,但同时也是一家很有潜力的公司,今天听我们和大家一起聊聊:
一、靠新冠反转困境,现金流业务拆解
我们从华大基因2019年的营收结构来看,公司超过40%的营业收入靠生育健康板块,公司长期以来依靠无创产前诊断产品作为主要营收支撑,近几年隐隐出现增长乏力的迹象。而把时间轴切换到2020年上半年,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公司牢牢的把握住了疫情带来的全球检测需求,感染防控业务和精准医学检测业务双双实现爆发,原本“浓眉大眼”的剽汉转身就成为了市场资金追捧的“美女”。

图片

据华大基因最新披露的2020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20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4.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1.09%;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2.78%

如果说华大基因仅仅是依靠新冠疫情撞大运反转业绩,那么待到春暖花开,疫苗接种率提升和抗病毒口服药出来之后,新冠检测需求平复,公司投资价值将大折扣。事实上,市场借助新冠疫情这个契机,发现华大基因在ICL和试剂研发一体化能力上,拥有扎实的储备。

1、火眼实验室与新冠试剂
与其他的新冠检测试剂厂家不同,华大基因真正的优势在于,它形成了类似创新药模式的研、产、销的正循环模式,它既是各类试剂的研发商,又是下游ICL赛道的深度参与者,这也是目前国内ICL巨头的迪安和金域努力寻求的方向。
借助新冠疫情,打通海外渠道、把火眼实验室遍布全球。疫情褪去后,其他导入的产品依旧能为实验室带来源源不断的服务收入,目标剑指全球领先的基因测序(检测)服务提供商。
● 新冠试剂,收到国内外认可
我们看到很多IVD公司在2020年通过抓住新冠疫情实现巨大飞跃,而抓住这波机遇的企业有几个共同的特点:产品研发能力和执行力强、有海外渠道布局、市场敏感度强、基础能力扎实等;
华大基因显然是其中之一。华大基因新冠试盒是国内第一批获证的产品,随后又陆续快速拿到了包括美国FDA、欧洲CE等全球各地区的相关认证,在2020年4月底,公司的检测试剂盒在全球已经发货超过了80个国家,海外累计发货超过2000万份。
● 火眼实验室遍布国内+国外

华大基因在2020年新建80个火眼实验室,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展速度很快。


另外公司全球化渠道布局已经形成体系,公司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覆盖了400多家三甲医院、2000多家科研机构。


图片
火眼实验室和国内的ICL一样,业务的延展性非常大:其一,PCR实验室检测项目不局限于新冠检测;其二,火眼实验室是开放的生态系统,可以根据地区检测需求配置其他检测技术平台(如高通量测序平台)。疫情消退后,公司的各类检测产品依然可以继续在火眼投放,公司也明确表示疫情后实验室靠早筛、地贫等常规普检和特检方面布局实现收入。
2、生育健康板块(无创产前诊断
当前在生育健康检测板块,华大基因的主力仍然是NIFTY胎儿染色体异常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系列产品,市场格局上看,目前国内无创产前NIPT检测绝大部分份额被华大基因和贝瑞基因占据,未来市场空间由什么决定?新生儿的出生率、渗透率、筛查单价下滑程度这三点是关键因素。
图片
上图是券商机构对于整个NIPT市场的的预测,可以明显看到新生儿总数从目前的趋势是平稳趋于下降的,而NIPT的检测单价随着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渗透率的逐步提升是否额能够弥补存在疑问,这显然是一个趋于成熟的市场,也是前期华大基因营收增速出现下滑的部分原因。
生育健康检测领域除NIPT产品外,新产品方面,华大科技的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2020年4月获得了注册证,另外采用高通量串联质谱技术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检测系列新品也正在报证,预计未来能为公司带来新增量。
二、吸引资本的“饵”,肿瘤诊断与多组学
近来资金没有停止对于肿瘤早筛公司的追逐,华大基因在该领域可谓是积累深厚,只不过营收较小被隐藏在上市公司主体里,不被重视。从产品检测方面,华大基因可以检测遗传性肿瘤、肝癌、乳腺癌、肺癌、直肠癌、前列腺癌、胃癌等。

图片

(部分华大基因肿瘤诊断产品,详见2019年年报)


其中,华大基因的宫颈癌早筛产品最为出名,并在国内领先,截止去年6月底,公司累计完成超过480万例HPV检测,发现约47万例阳性受检者。


在肠癌早筛领域,华大推出了无创肠癌早筛基因检测产品-华常康,有消息指出该产品已经完成了大规模前瞻性试验,未来有望获得产品注册证。在肝癌早筛领域,推出了cfDNA无创肝癌筛查基因检测产品-华甘宁,该产品采用甲基化快速靶向建库测序技术,检测受检者血液cfDNA中25个肝癌相关基因甲基化水平,通过智能化大数据模型进行评估,精准提示肝癌发病风险。


除此之外,华大基因体内还有很多相关产品,不一一细述。虽然目前公司的肿瘤早筛业务模块足以影响全盘业绩的销售规模,但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国内肿瘤早筛产品的检测标志物主要源自ctDNA甲基化,但单一检测标志也有自身局限性,不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特异性,目前行业趋势是采用结合多种类别标志物进行分析的多组学技术来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多组学又被称为“下一代液体活检”。


截止2019年底,华大基因多组学大数据业务已经覆盖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 5000多家合作单位,为2万多位合作伙伴提供了杰出技术服务。 同时,华大基因基于多组学技术平台的运用,发布了泛癌种筛查技术。


小结:虽然早筛和多组学所代表的肿瘤防控、多组学大数据与合成两个大模块的业务目前尚不能为华大基因提供利润支持,但两者的结合实际上为公司在肿瘤早筛赛道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相信礼仁等二级机构也同样看到了这两块业务对于公司未来的赋能。


三、底气源自综合实力,基因仅仅是华大系资产证券化冰山一角
华大基因,有个好“爸爸”。
华大基因定位于“全球领先的基因组学类检测和研究服务商”,在华大体系内,华大基因仅仅是部分检测业务的资产证券化。可以从下图看到,上市公司体外还有诸多资产。
图片
由于华大系大部分主体是研发驱动型,如果按研发费用估算体量,2016年华大基因的研发费用为1.77亿,华大控股研究费用是华大基因4倍左右,那华大基因体量相当于华大控股的五分之一。
图片
最近,华大基因的关联方上游,全球第二的测序仪制造商华大造的“真容”也慢慢浮出水面,据消息华大智造目前已经完成科创板的第一轮问询
华大智造则专注于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领域仪器设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7年-2019年及2020年9月,华大智造实现营收8.02亿、10.97亿、10.91亿和17.39亿,对应净利润-4673.93万元、1.08亿元、-2.38亿元、1.61亿元。公司在20205月底完成了超过10亿美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据说已经超过200亿人民币
实际上,两者作为上下游,华大智造和华大基因的关系密切同时也相互促进协作,如火眼实验室的快速的铺开也得益于同体系公司的快速响应,这可以说是华大基因身为华大系成员的独特优势了。

总结:如果你看懂了高瓴投资金域医学、迪安诊断旗下凯莱谱的逻辑,那么对于华大基因的投资,必然是不难理解的。只不过华大基因这种,坚持全方位发展类创新药的研、产、销的正循环模式,难免需要背上一些“不赚钱的、不符合A股财务审美的”资产包袱,这也给公司的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隐含风险。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