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 | 耗材集采不淘汰,这些准备必须做
来源: 赛柏蓝器械 作者: 虞国庆 2021年01月28日 15:28

支招 | 耗材集采不淘汰,这些准备必须做

以前耗材集采是趋势,现在已是必然


 1 耗材品种同质化严重,产品应比对参考目录


近来,政府对大宗医用制品实行集采招标,在企业与政府谈判定价落实之后,量价挂钩,带量采购,确保中标产品顺利进入各级医疗机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的生产企业和品种都比较多,所经历的流程也比较复杂。


但就某一个品种,或某一个系列品种,作为医用制品生产企业来说,应该要做好哪几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才能确保自己的品种进入国采目录。首先保证自己做生产的产品质量上要过得硬,品种的同质化竞争十分激烈。


2021年,医用耗材,尤其是大宗医用耗材,必将通过国家或各省级政府集采平台的价格谈判,方能进入各级医疗机构,这是一种趋势。不再是原来那种只要做好医院工作,就可以任意将哪个产品送进医院,而后在做好产品的促销工作,产品就可以在医院上量了。


现在这条路走不通了,不是你愿意不愿意的事情,而是政府有了明确的规定,大宗医用耗材,必须经过国采或各省级平台集采方可以进入各级医疗机构。


作为生产企业,只能把握住这种机会,先筛选好自己家的产品,看哪个产品对应每一轮国采或省级集采的产品目录。而后对自家的产品进行产品定位,成本核算,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确定自家产品的价格。


当然这种价格能否在与同类品种的竞争中胜出,谁家也不敢保证。这不仅是市场行为,有时说也是政府行为,因为政府代表着广大患者利益,政府要为千千万万名患者负责,最终肯定是价廉质优的产品胜出,这是铁的规律。


 2 抓好时间线,耗材资质是敲门砖


自家的产品上了国采或集采的目录,又把自家的产品做到了质优价廉的状态。接下来就是要密切关注国采和各省市医用耗材的集采信息,如今,所有的集采信息都来自于各大集采平台。


别只顾埋头生产而忽视平台上集采信息的更新,更不能因没看见或没注意平台上集采信息,而拉下一趟车,那不仅是晚了,很有可能就失去一年或几年的时间,生产出来的只能成了摆设,送不进医院,那就亏大了。


企业里要有分工,各负其责,该准备资质的不能少了一页,更不能忘却了上报资质的时间。


听起来看起来似乎是小事,但在实际工作中是常有的事,等到发现再去补充材料时,已为时过晚。到那时再去处罚某某人,还有什么意义呢?市场是残酷的,不以人们意志转移的,把该想的问题想得全面一些,把该做的事情坐在前面。


医用耗材的集采对于一个医用制品企业来说,在当今的形势下可以说是头等大事,也是今后产品进入医院的主渠道,再说了很有可能就是一条道。自主经营,自主销售,自主进入医院的传统模式已经被彻底颠覆了。



 3 全流程规划调研,做好竞争与成本测算


由此可见,要么通过集采进入市场,进入各级医疗机构;要么只能停止生产,即使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只能放在自家的仓库,或小范围里销售给不在公立医院范畴内的民营医院,那才会有多大的销售量?主渠道丢了,市场的份额还会大吗?


作为医用耗材生产的企业,拿出自家有可能进入国采或集采目录的品种,好好地调研、规划,从原辅包材到工艺流程,从各项技术指标到生产各个环节,从资金预算到销售费用的控制,从上报资料到谈判价格的制定。


这是一项既复杂繁琐又必须要做的系统工程,既要测算自家产品的运营成本,又要考虑竞争对手的价格设定,这不是一两个人,或是一个小组的事情,而是企业全面参与的大事。


针对目前市场上同质化产品竞争激烈的现状,我们企业的经营班子一定要有一个清醒而又理性的分析与判断,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己强大了,才有可能成为市场的弄潮儿,才能使自家的产品在国采或集采中胜出。没有如果,因为没有退路。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