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全球呼吸机告急 中国厂商驰援海外卡在哪里?
来源: 财新网 2020年03月30日 11:13
医用呼吸机扩产将难于口罩和防护服,其日常需求本身较小,2018年国内需求约1.5万台,意味着上游供应商规模有限,而现在原材料的价格已经上涨,中国厂商的部分零部件还依赖进口
原图2020年1月31日,辽宁沈阳,当地一医疗科技公司员工在车间生产无创呼吸机。医用呼吸机属于重症医疗设备,在新冠肺炎救治中意义重大。图/新华社

“从我们接到的订单来看,国际疫情的需求比国内多太多了。产能肯定还要提升,要不然没法完成全球抗疫的需求”,中国呼吸机厂商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董事长助理李凯表示。

  这家成立于2001年的厂商,近期刚从中国抗疫中爬出来。李凯向财新回忆,三月中旬国内需求开始下降,正好此时国际疫情爆发,“工作了40多天,中间休息了一个周末,就又开始了”。

  谊安是中国最大的两家呼吸机厂商之一。自1月21日起的近两个月内,谊安向国内累计交付2000余台呼吸机,其中约一半发往湖北。李凯表示,为了满足海外需求,公司正在研究扩产方案,但这个过程无法“一蹴而就”。

  医用呼吸机属于重症医疗设备,在新冠肺炎救治中意义重大。根据中国的抗疫经验,重症患者几乎都会用到无创呼吸机,确诊病例中约13%为重症;如果患者病情恶化,还需要使用有创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少数极为严重的患者需要使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做最后的抢救。(详见《特稿|当他们无法呼吸:重症患者氧疗设备何来》)

  无创呼吸机的需求也因此高于有创呼吸机,两者在生产、价格上也不同。无创呼吸机的单价在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有创呼吸机单价在20万元以上,制造也更为复杂。在这两个细分品类里,市场均被海外厂商主导,中国厂商的份额和认知度较低。

  据财新了解,中国厂商中规模较大的谊安和迈瑞医疗( 300760.SZ)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三季度,鱼跃医疗(002223.SZ)、明康中锦的订单也已经排到了4月中下旬,且还在快速增加。

  截止3月28日,全球确诊人数已经突破60万,超八成来自中国以外地区。需求倒逼海外主流呼吸机厂商扩产,中国厂商也接到了大量订单。

  呼吸机本身需求不大,即使像汉密尔顿(Hamilton)这样的顶级厂商,平常年产量也仅为1.5万台左右。但在需求的重压之下,所有厂商均在增产。德国政府已经向当地呼吸机制造商德尔格(Drager)订购了一万台呼吸机,足够生产至年底。而意大利呼吸机厂商Siare被当局禁止出口,政府还派驻了军队人员帮助扩产。

  截至目前,飞利浦(NYSE: PHG)、美敦力(Medtronic,NYSE:MDT)、瑞思迈(ResMed,NYSE: RMD)等厂商纷纷表示,会将产量扩张2至3倍。飞利浦在声明中称,扩产方式包括动员上游供应商增产、将相近生产线改造为呼吸机产线等,预计今年三季度前其医用呼吸机产能将扩张四倍。

  根据东兴证券研报,按照3月16日的确诊病例估算,海外(除中国)防疫需要新增17.7万张ICU床位、8.5万台无创呼吸机、2.8万台有创呼吸机。但随着近期海外确诊数量激增,这一数据或将继续升高。

  不过,就像中国疫情爆发初期海外物资驰援中国所经历的,中国产品驰援海外也面临物流和海关上的不确定性,货物通关被征收风险高,可选择航班比当时更少,外贸商有货也可能运不出。(详见《全球防疫用品买空了 物资回国仍关卡重重

一个月产能等于一年

  “现在接的基本上都是海外订单,主要是意大利、英美等欧美国家。”鱼跃湖北地区经理朱艳波告诉财新记者,接到的订单已经足够生产至4月底。“现在又和国内疫情刚刚爆发时一样,每天都要不停的接电话,订购几百上千甚至上万台的呼吸机”。

  目前鱼跃的海外订单还未达到国内疫情最高峰时的量级,但正在快速逼近。据朱艳波介绍,鱼跃主做无创呼吸机,自2月以来其产能已经多次扩张,2月份的日产量为300台,3月份扩产,现在日产量已经达到800台。

  “国内就湖北最严重,而海外是多个国家,且病例数量还在上升,呼吸机的需求还会释放”,朱艳波表示。

  比厂家更早感受到海外需求激增的是外贸商。近期大量从未接触医疗器械的中国外贸商开始出口防疫物资,呼吸机成为重点学习对象,“现在国内主流厂商都说没货了,我也不明白到底是什么限制了它的产能”,一名外贸商向财新记者困惑地表示,他从三月中旬起陆续接到国外大使馆的求购需求,一个呼吸机订单最少也是100台,多的有2000台。

  在国内疫情的刺激下,呼吸机厂商在一个多月内供应了正常情况下约一年的需求。根据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公布的数据,截至3月3日,向湖北运送1.4万台无创呼吸机和2900余台有创呼吸机。而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18年中国医用呼吸机需求量为1.47万台,较上年增长14.8%。

  由于物流和海关环节的不确定性,包机成为物资出口的重要运输选择。多位外贸商向财新记者表示,民航航班大幅取消之后,航班仓位难寻,而且货物在海关也很容易被征收。

  上述和外国大使馆对接的外贸商表示,其近期经手的一批呼吸机由当地政府安排的包机运抵,解决了仓位和清关的问题。对方根据货物体积安排机型,他将货直接送到机场。“呼吸机价值高,2000台的订单规模就上亿了,所以包机还是值得的,而且同一趟飞机还会装一些其他物资”。

  不过也有外贸商在还为运输发愁。外贸商毛先生告诉财新记者,他在国内订购的呼吸机预计于五月底发货,运输也没有着落。海运太慢,民航飞机一仓难求,倒是有运输代理商开始提供包机服务,具体怎么办“只能过一阵再看”。

扩产转产之难

  和口罩、防护服类似,呼吸机紧缺引来圈外厂商跨界生产。不过作为机械产品,呼吸机的生产门槛显然更高。

  截至目前,特斯拉(NASDAQ: TSLA)、戴森(LSE:DYS)等企业已对参与制造表达兴趣,后者于3月24日表示将向英国政府提供帮助,制造一款新的呼吸机。3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也使用了美国战时法律《国防生产法》的权限,下令通用汽车(NYSE:GM)加速生产呼吸机。

  “原先不从事这个行业的可能比较难,如果其他厂商有可行的经验我们也想借鉴”,谊安的李凯告诉财新。他认为,即使是呼吸机厂商在扩产时,也会面临人员、原材料、设备的困难,产能并非立马就能扩上去,跨界生产的障碍可能会更大。

  呼吸机由数百个零部件组装而成,核心零件包括涡轮电机、流量传感器等。一家呼吸机厂商的供应链通常横跨大洲,以中国厂商谊安、迈瑞、鱼跃为例,其部分零件仍依赖国外进口,海外呼吸机厂商也有来自中国和亚洲的供应商。

  硬件之外,呼吸机的制造还仰仗软件技术。“呼吸机有很多通气模式,这些都需要依靠算法对传感器取得的数据进行处理,所以呼吸机不是纯粹的硬件,软件也非常关键”,“呼吸机匠人”负责人岳德俊向财新表示。

  扩产的主要障碍是原材料供应极其有限。李凯表示,呼吸机扩产意味着上游原材料也要跟着扩产,“但是医用呼吸机本身需求就有限,而医用级零部件规格高、开发周期也长,所以全球愿意做且能做的厂商本身就很少,最后往往发现某个零件的供应商就是那么一家或者有限的几家”。

  目前零部件供需的平衡已经被打破,鱼跃的朱艳波告诉财新,其产品的部分零部件依赖进口,现在无论是原材料还是货运都在涨价,成为生产的最主要的障碍。

  对于跨界生产的厂商来说,就算零部件已经齐备,也会面临各种制造上的细节问题。岳德俊认为,跨界厂商自起炉灶太难,更可能的方式是向现有厂商“抄作业”,依靠呼吸机厂商现有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生产有很多细节,就算把图给了,也不一定学得会,还要上手的经验才行”。

  五家英国厂商已经组成了“英国呼吸机挑战”,该联盟决定基于现有设计生产呼吸机。根据BBC报道,其中一个设计来自英国医疗器械厂商Penlon,这个联盟的其他成员包括空客(EPA: AIR)、福特(NYSE: F)、劳斯莱斯(LON: RR)、麦克拉伦(McLaren)。

  岳德俊表示,由于上游厂商紧缺,车厂就算能把零部件造出来也是立了大功,此外车厂通常具有成百上千个供应商,也可以向自身供应商网络求助来制造关键零部件。

  3月27日,在特朗普的推动之下,美国呼吸机厂商Ventec和通用汽车达成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后者位于印第安纳州生产呼吸机,产品最快将于四月份下线,此后产能将提升至每月1万台。根据声明,通用汽车已经和Ventec广泛搜寻所需的700个零部件,为生产20万台呼吸机作储备。通用汽车将投入1000名美国工人,双方的制造、机械、采购和法律团队已经从3月20日起对接。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